金螳螂困局 单季盈利大幅下滑 14亿诉讼缠身 现金流持续承压

Nov 20, 2025 IDOPRESS

作为曾经的“装饰行业龙头”,金螳螂正陷入多重困境的交织之中。2025年三季报数据显示,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9.20%,归母净利润降幅达18.47%,其中,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更是暴跌80.87%,盈利能力大幅下滑。

胜马财经注意到,金螳螂目前还面临着连续12个月累计14.67亿元的巨额涉诉金额、109.64亿元的应收账款压顶,以及连续三年为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,这家行业标杆企业正面临成长中的发展瓶颈。在房地产行业调整、建筑装饰行业分化加剧的背景下,金螳螂的转型之路步履维艰,多重风险的传导效应已逐步显现。

第三季度盈利骤降

金螳螂的业绩下滑并非突发,而是呈现出持续下滑的态势。拉长时间线来看,自2020年起公司营收便进入下行通道,从2020年的312.4亿元逐年降至2024年的183.3亿元,净利润更是从23.74亿元下降至5.44亿元。2025年三季报的发布,进一步揭开了业绩颓势的严峻性。

三季报显示,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32.75亿元,同比下降9.20%;归母净利润3.82亿元,同比下降18.47%。相较于行业内部分企业的逆势增长,金螳螂的表现明显滞后,同期郑中设计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9.89%,亚厦股份在营收下滑情况下实现利润增长,行业分化格局下,金螳螂的竞争力持续弱化。

最令人担忧的是第三季度单季的业绩“断崖式下跌”。数据显示,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营收仅37.47亿元,同比大幅下降29.62%,环比也下滑20.98%;单季归母净利润仅2366.64万元,同比暴跌80.87%,环比降幅高达83.54%;扣非后单季净利润更是仅剩617.31万元,同比下降94.04%。这意味着,金螳螂第三季度盈利能力出现大幅恶化。

业绩下滑的背后,是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。从行业环境来看,2025年前三季度建筑装饰行业整体增速放缓,下游基建及地产领域投资节奏调整,大型项目订单减少,市场需求出现阶段性波动。金螳螂作为行业龙头,受地产行业低迷的冲击更为直接,传统装饰业务订单持续萎缩。

从公司自身来看,部分项目产值转化较慢,新增订单尚未进入集中确认期,导致营收增长缺乏支撑。同时,成本压力持续加大,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同比上升0.62个百分点,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。此外,公司前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.0087亿元,相当于2024年净利润的18.55%,直接拖累了盈利表现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公司的业务转型尚未见效。为摆脱对传统装饰业务的依赖,金螳螂提出向“设计+科技+运营”综合服务商转型,目前公装订单占比已达85%左右,EPC总承包和城市更新业务被寄予厚望。但从三季报数据来看,新业务尚未形成有效支撑,难以弥补传统业务的下滑缺口,转型阵痛持续加剧。

诉讼与应收账款双压

如果说业绩下滑是发展的“拦路虎”,那么巨额涉诉事项与高企的应收账款,则构成了金螳螂的“资金枷锁”,两者相互交织,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经营压力。

根据公司最新披露,截至2025年11月10日,公司及子公司连续12个月内累计诉讼、仲裁案件总金额达14.67亿元,占公司最近一期净资产的10.78%,已达到法定披露标准。

从涉诉结构来看,公司作为原告的案件金额达10.98亿元,占比74.8%,主要集中在追讨工程款领域;作为被告的案件金额为3.69亿元,占比25.2%,涉及合同纠纷、质量争议等多项案由。

典型案例中,金螳螂因“海安雨润喜润城项目”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,将海安润隆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告上法庭,诉求支付工程款2903.11万元及利息、损失等,合计金额超3099万元,目前案件已获立案受理但尚未开庭审理。此外,公司还涉及向融创华北联海企业追讨工程款及质保金、常州江恒房地产等开发商的工程款纠纷等多起案件。

这些诉讼案件不仅消耗着公司的人力物力,更关键的是影响了资金回笼效率,而高企的应收账款则让资金链雪上加霜。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,金螳螂应收账款余额仍高达109.64亿元,虽较去年同期减少16.6%,但绝对规模依然庞大,占前三季度营收的比例高达82.6%。这意味着,公司近八成的营收未能及时转化为现金流入,而是以应收账款的形式存在。

应收账款对应的是持续增加的坏账计提压力,2025年前三季度,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.0087亿元,主要用于应对应收账款可能产生的坏账风险。

现金流未获有效改善

业绩下滑、诉讼缠身、应收账款高企,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核心问题:现金流持续承压。对于资金密集型的建筑装饰行业而言,现金流是企业的“生命线”,而金螳螂的现金流状况未能得到有效改善。2025年前三季度,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-6.19亿元,虽较上年同期改善14.10%,但仍为负值。回顾2025年上半年,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-10.23亿元,净利润与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背离明显,盈利质量较弱。

现金流紧张的背后,是收支失衡的严峻现实。2025年前三季度,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44.52亿元,而现金流出小计达150.72亿元,支出规模超过流入,导致现金净流出。同时,公司融资渠道趋紧,2025年上半年筹资活动净现金流为-5.5亿元,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净现金流之和为-3.1亿元,经营活动无法覆盖投资资金需求,资金链压力持续加大。

现金流问题已逐步传导至公司运营的多个层面。2025年三季度末,公司应付职工薪酬期末数较上年期末减少31.51%,公司解释为本期发放2024年度年终奖所致,但这一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公司在资金安排上的收紧。同时,公司冻结的银行存款较多,导致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,资金流动性进一步受限。

曾经的装饰行业冠军,如今深陷业绩下滑、诉讼缠身、现金流承压的多重困境,金螳螂的发展困局并非偶然,而是行业环境变化与自身经营问题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在建筑装饰行业下游需求萎缩、市场竞争加剧、行业分化日益明显的背景下,金螳螂传统业务受地产行业低迷的冲击持续显现,而向“设计+科技+运营”的转型未能及时形成新的增长引擎,导致公司在行业调整期缺乏足够的抗风险能力。

14.67亿元的巨额涉诉、109.64亿元的应收账款压顶、连续三年为负的现金流,三大风险相互交织,已形成制约公司发展的不良循环。尽管公司采取了加强回款、优化业务结构、启动清收计划等一系列措施,但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缓解压力。未来,金螳螂不仅需要应对行业环境的不确定性,还需持续解决自身在项目管理、风险控制、转型落地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。

(责任编辑:zx0600)